惡性循環較終會傷及教育公平,阻塞均衡發展的道路。從招生環節堵住民辦學校“掐尖”的漏洞,彰顯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的決心。
連日來,《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引發的輿論熱度持續不減。這份文件被定性為新時代中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、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綱領性文件,對事關中國億萬家庭教育大事的影響無疑將是深遠的。其中,《意見》釋放出的“公辦民辦同招”的明確信號,引發“幼升小、小升初面臨大改”“搖號上小學初中”的熱議。
《意見》規定,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,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;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,實行電腦隨機錄取。這意味著,民辦學校不能再通過提前招生、變相考試等手段“掐尖”生源了。
近年來,一些地方義務教育學校“公弱民強”的態勢已經引發越來越多反思。在公辦學校嚴控擇校的背景下,民辦學校成為引發廣大家長擇校焦慮的導火索——為了趕上一些民辦學校的“點考”“點招”,為了在幾千個報名者競爭幾百分之一的入學指標,家長變身拼命打造“牛娃”簡歷的“雞血”爸媽;各類宣稱有知名民辦學校升學渠道的補習班則賺得盆滿缽滿;一些學校變相收取與擇校相關的贊助費也讓家長們不堪重負。
望子成龍與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心理可以理解,但放眼整個義務教育的生態環境,個別學校越“掐尖”升學率越高,結果造成學校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,待到來年招生,擇校競爭就會更加激烈……這種惡性循環較終會傷及教育公平,阻塞均衡發展的道路。
此次《意見》從招生環節堵住民辦學校“掐尖”的漏洞,彰顯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的決心。2018年,中國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.2%,目前正處于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的新階段。在這個階段,糾偏“公弱民強”的現象,并不是要打壓民辦學校,而是要形成“公強民也強”的格局。“民校熱”是民辦學校做強做大的表現,是件好事,但民辦學校必須和公辦學校齊頭并進、協調發展,才能共同撐起義務教育的一片天。
當然,嚴把“招生關”只是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一個方面。為了滿足社會對優質教育均衡化的強烈需求,期待未來有更多舉措出臺。比如師資方面,學校的軟實力集中體現于教師的水平與敬業程度上,任由民辦學校、重點學校挖走好老師,勢必導致強校更強、弱校更弱。如何引導、幫助好老師留下來?這些問題值得更多探討。
來源:私立學校 本頁網址:http://www.jycj888.com/wenda/200607.html